(A+)玻璃 +(B+)熔鹽=(B+)玻璃 +(A+)熔鹽——(1)
離子交換前 離子交換后
互擴散過程是化學擴散形式中的一種,也叫離子交換。由于大離子占據了玻璃亞表面層中小離子的位置,使得玻璃表面體積膨脹的趨勢產生“擠塞”現象,在玻璃表面上產生具有很大應力值的壓應力層。如圖1所示。
置于壓應力之下,而內部則產生起補償作用的張應力,這種方式與物理鋼化的方式很相似。一般情況下,我們將“離子交換鋼化”方法又細分為:“高溫型離子交換”和“低溫型離子交換”方法。
1.高溫型離子交換
高溫型離子交換是指在高溫條件下(溫度在轉變溫度以上至軟化點以下的范圍內),玻璃與熔鹽間的離子通過充分的交換,在玻璃表面形成膨脹系數比玻璃基體小的薄層。當進入冷卻階段時,由于玻璃表面層的收縮與基體的收縮程度不同,玻璃表面會產生具有很大應力值的壓應力層,從而實現玻璃增強的效果。該應力值的大小可以通過下式計算。
s =E(1- v)-1(a1 – a2 )△T——(2)
式中:
s —表面應力;
E—玻璃彈性模量;
v—泊松比;
a1 ,a 2—內外層玻璃的膨脹系數;
△T—溫度差。
從式(2)可以看出,“內外層玻璃的膨脹系數的差值”和“溫度差”與表面應力值成正比關系,也就是說,可以通過熔鹽成份、濃度以及溫度等外界條件的改變,而獲得適宜的玻璃表面應力值。
2.低溫型離子交換
低溫型離子交換是指交換溫度不超出玻璃轉變溫度的范圍,玻璃與熔鹽間的離子通過充分的交換,熔鹽中的大體積離子K+置換玻璃中的小體積離子Na+,利用離子體積上的差別在玻璃表層形成嵌擠壓應力層,達到玻璃增強的效果。該應力值的大小可以通過下式計算。
1 E DV
s=1/3×E/1-v×△V/V——(3)
式中:
s —表面應力;
E—玻璃彈性模量;
v —泊松比;
V—離子交換前玻璃的體積;
△V—離子交換產生的體積差。
從式(3)可以看出,離子交換產生的體積差與表面應力值成正比關系,也就是說,可以通過改變離子交換產生時的體積差,得到理想的玻璃表面應力值。
更多玻璃資訊盡在天津錦泰玻璃
天津錦泰玻璃為您提供:耐高溫玻璃、耐高溫高壓玻璃、鍋爐視鏡、觀火鏡玻璃、高溫玻璃管、錫爐測試玻璃、高壓視鏡、耐高溫密封膠、耐高溫玻璃膠等產品
版權所有 © 天津錦泰特種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:津ICP備11001434號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