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響視鏡玻璃研磨過程的主要工藝因素
發布時間:2013年03月26日 瀏覽:2130
視鏡玻璃研磨過程中標志研磨速度和研磨質量的是磨除量(單位時間內被磨除的玻璃數量)和研磨玻璃的凹陷層深度。磨除量大即研磨效率高,凹陷層深度小側研磨質量好。工藝因素素中某些只對其中一項有影響,也有對兩項均有影響,但常常對一項有好的影響,而對另一項起相反的作用。各項工藝因素的影響分述如下:
(1)磨料的性質與粒度:磨料的硬度大,通常研磨效率高。金剛砂和碳化硅的研磨效率都比石英砂高得多。但硬度大的磨料使研磨表面的凹陷深度較大,磨除量是隨粒度的增大而增加。研磨玻璃凹陷深度是隨粒度的增大而增加,即研磨質量是隨粒度增大而變壞。為此,在研磨剛開始時,用較粗的粒度,提高研磨效率,以便在較短時間內使玻璃制品達到合適的外形或表明平整;之后,用細磨料逐級研磨,以便研磨質量逐步提高,最后達到拋光要求的表面質量。
(2)磨料懸浮液的濃度和給料量:磨料是加水制成懸浮液使用的,水不僅使磨料分散,均勻分布于工作面,并且帶走研磨下來的玻璃碎屑,冷卻摩擦產生的熱,以及促成玻璃表面水解成硅膠薄膜,所以誰的加入量對研磨效率有一定影響。通常以測量懸浮液密度或計算懸浮液的液固比來表示懸浮液的濃度,各種粒度的磨料都有它最適宜的濃度,過大或過小,都影響研磨效率。磨料濃度過小,還會使研磨表面造成傷痕。
(3)研磨盤轉速和壓力:研磨盤的轉速和壓力對研磨下來都成正比關系。磨盤轉速快,將磨料往外甩得就多,壓力增大,磨料的磨損度也顯著增加,所以都必須相應提高磨料的給料量,否則不僅研磨效率不會增加,甚至降低,還會出現傷痕等缺陷。
(4)磨盤材料:磨盤材料硬度大能提高研磨效率。鑄鐵材料的研磨效率為1,有色金屬則為0.6,塑料僅為0.2.但硬度大的研磨盤使研磨表面的凹陷深度也較深,而硬度小的塑料盤,可使玻璃的凹陷深度比鑄鐵盤降低30%。因此,如最后一級粒度的磨料用塑料盤,就可大大縮短拋光時間。
(5)玻璃的化學組成:玻璃的化學組成對研磨效率和凹陷深度的影響,質軟的玻璃易研磨,但留下的凹陷深度較大。